4月15日,邮储银行启动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安全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向社会公众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和邮储银行干部职工的国家安全意识与法治意识,助推全民安全意识提升。
由兴业基金发行管理,兴业银行作为主要代销渠道的全新权益基金——兴业兴智一年持有期混合将于4月19日隆重首发。这是兴业银行发挥集团化经营和投研优势,进一步健全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需求的积极之举,也是兴业基金践行集团“财富银行”品牌战略,立足自身牌照功能与定位,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转型发展道路的重磅之作。
4月15日,邮储银行启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安全宣传月”宣传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向社会公众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和邮储银行干部职工的国家安全意识与法治意识,助推全民安全意识提升。
4月15日,移动数据和分析平台App Annie与移动应用营销和重新定向领域的Liftoff联合发布了年度移动金融应用程序报告。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年给全球经济形势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来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4月15日,星展中国苏州分行为新加坡星展银行发放跨境人民币融资1587万元,这是江苏自贸区新政下外资银行落地的首单对新加坡地区银行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业务。
李佩珈:从银行实践层面看,造成小微企业“首贷难”的原因主要与五个方面因素有关。
张东宁:从银行业所处的发展环境看,尽管风险与挑战依然严峻,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零售金融跨越粗放式发展阶段后,当前进入“精耕细作”式深度转型期。零售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的平安银行,2021年提出要对零售“打法”进行全面升级,实现零售业务换挡加速。日前,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平安银行下一阶段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
当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划定,ESG“火”了起来。不论是企业着眼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未来规划,还是资管机构的投资方向与决策,ESG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
3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6起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上述案例覆盖了当前多发、常见的洗钱罪上游犯罪类型,包括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非法集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毒品犯罪等,充分揭示了不同上游犯罪下洗钱犯罪的常见手段以及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等新型犯罪手段。
2021年3月3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该公告共432字,分五条。其中第一条明确了谁(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需要在哪里(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合同中),必须展示什么(年化利率),以及用什么方式展示(明显);第二条则进一步说明该公告涉及的机构范围;第三条和第四条进一步明确了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方式;第五条说明了对民间借贷具体安排的态度。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放眼全球,欧盟27国决定2030年前加大减排、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拜登政府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日本政府公布了脱碳路线图草案。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努力,也要求各国加强合作。
3月20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要增加系统管理,以高质量风控推动高质量开放,金融机构要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治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付出更大努力。
3月20日,中国银行行长(候任)刘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当前全球金融体系面临三方面风险,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还比较大,经济可能长期陷入低增长的发展;二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全球高债务困扰;三是金融和实体背离,国际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仍在加大。
业内专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既从宏观和市场层面揭示了我国银行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也为下一步银行业稳健经营,为实体经济“输血蓄力”指明了方向。
如果说“贷款难”是众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那么“首贷难”对企业来说就是“难上加难”。
据悉,接下来,中行北京市分行将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通过多元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和个性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渤海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准确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用力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渤海”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上海银行在企业危难之时显身手,通过深入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打通了线上供应链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的道路,做到了以金融之力护航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也是江苏苏州经济的支柱。为此,建行苏州分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服务制造业水平,以金融力量助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近日,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读书班(第二期)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成功举办。据悉,本次培训以《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和基本经验》为主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虎生授课。该分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分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网讯 记者曹勇 通讯员王泽农报道 近期,进出口银行新疆分行向某重点外贸企业开具了5笔金额合计435.43万美元的远期进口信用证业务,有效保障该企业顺利履约,助推企业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此项业务通过开具远期信用证增强企业资信,支持企业提高资金循环使用效率,稳定外贸全球供应链。
邮储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社会责任(环境、社会、管治)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向706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累计发放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89.44亿元,为各类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过千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6.76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12.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80.62亿元;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助力经济发展,公司贷款余额1.98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809.36亿元,增长30.20%,高于银行业平均增速9.9个百分点。
“面对疫情,我们更加深刻理解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的关系,在‘大战大考’中淬炼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
据悉,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近年来,渤海银行不断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保护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百姓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2020年3月,一笔15万元的境外刷卡交易,触发了广发信用卡实时监控系统的拦截机制。由于该交易商户存在可疑情况,风控系统判定为“风险商户”,这笔15万元的交易被拦截了下来。
日前,美国运通基于今年初面向3000名海外受访者的线上调研结果,发布了2021年《全球旅行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速度持续加快,处置模式不断创新。近日,广发银行首单以信用卡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臻粹”2021年第一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标志着广发银行信用卡成功开辟不良资产处置的一条新渠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同业比肩。
近日,中国银联携手华夏银行推出的云闪付主题信用卡发卡量突破百万张。聚焦消费者新需求、新习惯,云闪付主题信用卡以“笔笔返现”权益和灵活便捷的卡服务,满足持卡人多元化消费需求,为促消费扩内需增活力添动力。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万事达卡首席执行官孟轲以“迈向更加开放的后疫情时代”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近日,由兴业银行牵头主承销的“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成为全国首笔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券,也是福建省首单碳中和主题债券。
4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2021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市场顺利完成簿记,规模200亿元,期限3年期,票面利率3.38%,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县域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本期债券是国内首单“乡村振兴”主题小微金融债,吸引了投资人的广泛参与,市场反响热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市场引领作用。
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测算,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到202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将占总人口数约15%。随着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4月8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公开招标方式,成功增发2020年上交所第一期5年期、2020年上交所第二期7年期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题金融债券各50亿元,共计100亿元。
交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发行小微金融债是交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交行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行强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河南郑州花园支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湘淮村镇银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人行湘西州中支深入农村开展储蓄国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