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天下大同。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立足自身谋发展,放眼世界促共赢,以立己达人的胸怀和智慧回答时代之问。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科学的思想,总是闪耀穿透迷雾的光芒,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重塑新时代中国经济述评
从“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到“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指引方向。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虑长远、解难题,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从“实”字看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强大物质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二
从“美”字看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一
上个世纪30年代,100多位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学者曾一起畅想未来的中国,并集结成书——《梦想的中国》。书中呈现的大学教授和社会名人的梦想包括不打仗、无苛税、没有人吸鸦片、不被外国人轻视、统一全国、每个人都有职业、安居乐业等等。
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西柏坡是一个耀眼的红色地标。
焦桐常青,精神永存——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河南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来山东考察调研,重温沂蒙老区峥嵘岁月,要求发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他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巍巍宝塔 初心永照——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陕西篇
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红色沃土,孕育了丰厚的先进文化,涌现出无数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调研,第一站就来到遵义。在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总书记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不时询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86年前,贵州遵义,中国共产党人在最危急关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实现从挫折中奋起的“伟大转折”。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这里,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不朽篇章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如今,循着红色足迹一路在江西井冈山、于都追寻,千里故地已是旧貌换新颜,这片承载着初心和使命的红色土地,正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